湖北省应城市特校校长聂品华:用爱修补“折翼天使”的翅膀

来源:bet365官方网址 发布时间:2014-07-14 点击次数: 次

  
    
  中国妇女报记者 姚鹏   本文刊登于2014年7月9日《中国妇女报》一版
  
  “妈妈,我准备出国深造,我要做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师!”每当提起陈晨在qq上给自己的留言,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和自豪便会涌上应城特校校长聂品华的脸庞。这个管她叫“妈妈”的孩子并不是聂品华的儿女,而是她在应城特校培养出的第一个大学毕业生。
  
  51岁的聂品华永远也不会忘记她第一次踏进应城特校时的情景。2003年的11月,她从城南中学调到特校当校长。走进校门,聂品华不由惊呆了:操场上堆满了垃圾,破烂不堪的四层教学楼只有二楼和一楼能用,而且,教室里又窄又暗又潮,课桌又旧又破,十几个老师挤在一起办公……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想转身跑掉。”聂品华说。而接下来了解到的情况更犹如当头一棒:学校的账面上仅剩3000元,却欠着临时工和代课老师2万元工资。
  
  可是,当她看到特校孩子们那一双双迷茫、呆滞但却充满渴望的眼神时,她的心又软了。放下包袱后,她很快投入了工作。她决心为这里的学生和老师们做些事情,而首先,便是改善校园环境,让师生们能安心工作和学习。
  
  然而,改善校园环境需要资金,钱从哪里来?一番冥思苦想后,聂品华想到了找企业支持,可当她向一位朋友打听企业老总的联系方式时,朋友却说:“人家资助一个普校的学生,考上好大学名扬天下,你们这些学生又聋又哑,资助了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深深地刺伤了她。
  
  “讨米也不是为我自己讨。”聂品华咬咬牙,决定豁出去试一试。她拿起笔,给企业的老总们写信化缘,写到第十一封信时,终于收到了“九州通”董事长刘宝林的回信,愿意捐出30万元。随后,其他企业也陆续答应捐款。到这一年的5月,应城特校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款80万元。为了花好这笔钱,聂品华又绞尽脑汁,精打细算。终于,操场平整了,教室修缮了,学校的环境焕然一新。
  
  校园环境改变后,聂品华又和学校的12名教师一道,每天起早贪黑,顶风冒雨,走村入户调查摸底,劝说有残疾孩子的家庭放心让孩子上特校。
  
  “其实,残疾孩子的潜力不输正常孩子,掌握了知识,也能自食其力。”一路的所见所闻,让聂品华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都能有一技之长,既能实现他们的梦想,也能让他们的家庭重拾尊严。
  
  要把残疾儿童培养成有用的人才,讲究的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观察能力,聂品华和老师们开设了书法绘画、缝纫熨衣、编织刺绣、平面设计、手工制作等一系列职业技能课程。走进应城特校的陈列室,墙上挂满了学生们的作品,书法工整,刺绣精细,丝毫看不出来是出自残疾孩子的手。聋哑学生刘元平自幼父母双亡,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他的书法绘画作品在全国中学生竞赛中获奖后,年迈的奶奶激动地拉着聂品华的手说:“校长,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就让我给你作个揖吧!”
  
  培养残疾孩子,更要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细心观察找准他们的兴趣点,在这方面,聂品华犹如一名“雕刻师”。她培养出的第一名大学生陈晨,由于自幼顽劣,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的心病。经过观察,聂品华发现这个聋哑孩子其实很聪明,而且对色彩特别感兴趣,便为他买来了画笔和颜料,渐渐地,陈晨在色彩的世界里安静了下来,不仅越来越懂事,而且从学习中找到了快乐。2009年,他以优异成绩,被天津理工大学荣誉录取。
  
  十年间,聂品华先后培育17名聋哑儿童考入大学,110人次在省市各类才艺比赛中获奖。能够自谋职业自食其力的孩子更是数不胜数,聋班毕业的学生史超树,成了温州某鞋厂老板的得力库管,培智班毕业的学生田欢,在田店镇开了豆腐店,罗丽、鲁丽荣等成了某制衣厂出色的缝纫工……这期间,应城特校被教育部、中残联联合授予“全国特艺人才培训基地”;被省教育厅、民政厅、省残联联合评为“先进单位”。2013年,聂品华也被教育部、中残联、交通银行联合授予“全国特教园丁”奖。

关闭信息】  【打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