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这一职务是我们最熟悉的军事职务之一。无论是在过去的陆军军长,还是现今的陆军集团军军长,乃至空军空降兵军长,它们的级别大多是固定的,一直保持在正军级,并且一般授予少将军衔。尽管如此,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解放军13军军长陈康在1952年8月至1956年7月任职期间,首次授衔时就被授予了开国中将衔;同样,14军军长范朝利也在1955年4月到1956年10月的任期内,首次授衔时被授予开国中将衔。

然而,到了如今,中将军长这一职务已不再存在,现如今的军长普遍都是少将军衔。那么,军长的级别是否一定低于司令员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常识,那就是军长的级别是固定的,而司令员的级别则是不固定的。确实存在比军长高一级的司令员,也有比军长高两级的司令员,甚至也有与军长平级的司令员,更有一些比军长低一级或低两级的司令员。

例如,五大战区的司令员、海军、空军等军种部队司令员,以及武警部队司令员等,通常是战区级上将,职级比军长高两级,并且在实行一职一衔制度后,他们的军衔也比军长高两个级别。像南部战区的首任司令员王教成上将,就曾担任过12集团军军长;同样,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宁上将也曾是31集团军军长;陆军首任司令员李作成上将也曾任过41集团军军长等。这些例子说明,许多大军区的司令员或者战区司令员,都是从军长的岗位上升上来的。

其次,也有一些比军长高一级的司令员。例如,联勤保障部队司令员以及战区军种司令员,通常是副战区级中将,且大部分属于军改后新成立的机构负责人。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省级军区司令员属于副战区级,分别是1998年升格为副战区级的新疆军区和2016年升格为副战区级的西藏军区。

还有一些与军长平级的司令员,他们主要来自各省级军区的军事主官。例如,解放军湖北省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解放军广西军区司令员等,省级军区的主官级别与陆军集团军的主官级别相当,甚至会出现军长与省级军区司令员跨系统平调的情况。例如,陆军第1集团军的军长冯文平少将,在卸任后调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而武警司令员王宁上将也曾在卸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后,转任第31集团军军长。

展开全文

值得注意的是,驻港部队与武警系统中的一些司令员也应当引起关注。解放军在两大特区的驻军中,驻港部队属于正军级,而驻港部队的司令员与军长在级别上是相同的,都是正军级少将。在武警系统中,只有海警总队和机动总队的司令员,以及内卫部队的北京总队、新疆总队、西藏总队属于正军级,其他总队的司令员则是副军级,与军长平级。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那些比军长级别低的司令员。首先,我们来看看基地司令员。空军基地司令员属于副军级,其它基地如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和战区陆军训练基地的司令员分别为正师级和副师级,其级别比军长要低一些。特别是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作为新成立的军事基地,主要负责为海军亚丁湾护航编队和非洲维和人员提供后勤支持,其司令员为正师级大校,明显低于军长的正军级水平。

此外,战区陆军训练基地的司令员,基本上隶属于副师级,这些基地的司令员等级明显比军长低,通常被认为是最低级别的司令员。再比如驻澳部队司令员,属于副军级,级别上低于驻港部队的司令员。

除了这些基地的司令员外,还有一些副军级的司令员,如武警内卫部队大多数的总队司令员,以及驻澳部队的司令员,通常也比军长的级别低。

最后,我们来说说省级军区下设的地市级军事单位主官。比如各地级市的军分区司令员,计划单列市的警备区司令员等,他们的级别相当于原来集团军的师长,属于正师级大校,显然低于军长。

综上所述,比军长级别低的司令员至少有军分区司令员、非直辖市的警备区司令员、武警绝大多数内卫总队的司令员、驻澳部队司令员、空军基地司令员、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司令员以及战区陆军训练基地司令员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