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缋之事,杂五色。
陈用之曰:画为之画而已,缋为之会五采焉。郑刚中曰:色别有六,独言五色者,自其辨而言之,则玄浅而黑深,故六;自其体而言之,初不甚相远也,故特以杂五色言焉。画,胡卦反。缋,胡对反。
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注曰:此言画缋六色所象及布采之次第,缋以为衣。疏曰:青与白相次以下,论缋于衣为对方之法也。易彦祥曰:相次,非次序之谓,亦杂比以为设色之美而已。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
注曰:此言刺绣采所用,绣以为裳。疏曰:此一经皆比方为绣次,凡绣亦须画乃刺之,故画绣二工共其职也。易彦祥曰:书言六章之裳,宗彝、藻、火、粉米、黼、黻𫄨绣。言藻而继之以火,青与赤之文也;言火而继之以粉米,赤与白之章也;言粉米而继之以黼,白与黑之黼也;言黼而继之以黻,黑与青之黻也。惟黄之色无所见,而宗彝绣以虎蜼,则亦以黄为色,兹实五采备之证。蜼,音诔。
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
注曰:古人之象无天地也,为此记者,见时有之耳。子家驹曰:天子僭天,意亦是也。郑司农云:天时变,谓画天随四时也。火以圜。